从长远来说,机械自动化肯定是发展的大方向,在不远的将来,我们将面临更为短缺、要求更高、更懂得享受的劳动者。但从实际上说,至于说自动化生产未来主导中国卫生陶瓷生产市场,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有需求才有市场,需求淡薄,市场自然也不兴旺。但是这能说明我国的卫浴企业无需引入这类设备,卫浴老板们在抗拒自动化生产吗?要深究这个问题,必须追本溯源,要从卫浴自动化生产本身以及卫浴行业的“中国具体国情”来谈起。
目前,世界上卫浴生产按自动化程度就大致可分成三类:一类是整条线完全实现自动化,典型工艺高压注浆成形,机器手施釉,工序间自动转运。整条生产线上除了设备巡查人员、各工序检验人员,基本看不到操作工人;一类是半自动化生产,低压注浆成形,人工修坯,人工或机器手施釉,人工搬运或人工与机械组合搬运,生产线上操作工人多;还有一类几乎全是人工操作,自动化程度很低。
卫浴行业自动化生产是形势所迫。传统的卫浴生产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,需要较多的一线生产工人手工作业。而在以前,廉价劳动力是中国企业最不缺少的资源,虽然普工的流动性较大,但是企业基本上不用担心招不到人。除此之外,传统的卫浴企业更是通过压缩劳动力成本、延长劳动时间等手段来争取更大的利润空间。但是这一切已经成为往事,随着通货膨胀、企业运作成本加大、尤其是80、90后新生代劳动者的观念转变,都让卫浴企业逐渐丧失掉原来手工作业廉价的传统优势。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低端劳动力工资逐渐上升。
根据记者统计,与前两年相比,我国卫浴主要产区所在省份的工资较大幅度的上涨,有专家更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劳动力价格还将持续上涨。每年春节前后“农工潮”逐步被“民工荒”所替代,从而衍生出招工难、劳资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,而这些问题最终还是直接影响到卫浴企业的生存与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