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公司从去年开始就不再参加陶博会了,这并不是价格问题,广交会展位的价格是陶博会展会的几倍,但许多陶瓷企业宁愿去广交会。”新一届的佛山陶博会临近,但在一家潮州卫浴企业工作的小王告诉记者,他们更愿意去广交会。
陶博会失去吸引力,主办方“山头主义”分歧严重,运作机制长期被质疑。然后,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,当佛山陶瓷失造环节?对于这一点,业界分歧巨大。
陶博会的“镜子效应”
小王所在的企业并不是少数排斥陶博会的企业,陶博会对企业吸引力的衰减,在最近一两届显得尤为明显。
某陶瓷报副社长罗杰近日撰文批评陶博会,他在文章中称,佛山陶博会的凝聚力和参与度每况愈下,没有大品牌的参与,没有最新高端产品的亮相,没有卓有实效的活动组织,陶博会已经沦落成收拾广交会残杯冷炙、新品牌哄抢新经销商的鸡肋。
“陶博会展位费3万元,广交会展位费20万元,大家都会争着去广交会,哪怕价格是几倍。”小王说,陶博会越来越像一个卖产品的展会,既然是这样,广交会更容易获取订单。“几乎所有大品牌都不会参加陶博会,最近两届陶博会主场(小区网 论坛)馆的大部分企业,平时从没听说过。”
戴一民认为,陶博会吸引力下降有其自身因素。“政府长时间没有对展会进行整合,大家都想做,中国陶瓷城、华夏陶瓷城、瓷海国际、华艺都想做,结果各做各的一套,大家各自形成一个小山头,多年来很难捏合在一起。”
禅城区委书记区邦敏在今年的禅城两会上曾直言,其对于过去一年陶瓷市场的发展不满意,“这个问题我和刘区长也讨论过。对于区政府去年的工作我们整体还是满意的,但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话,第一件就是如何把陶瓷市场和陶瓷文化进行整合提升,过去一年都没有拿出一个方案来。”区邦敏说。
然而,陶博会就像一面镜子,其吸引力的下降一定程度上反映佛山陶瓷区域影响力的变化。
景德镇今年将举行第十届国际陶瓷博览会,这个历史影响力不输于佛山的陶瓷重镇,已经形成陶博会、陶瓷节的组合模式。而去年12月,《沈阳日报》一篇文章喊出“法库陶瓷开发区千亿产值呼之欲出”的声音,记者了解到,法库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陶瓷博览交易会。
拥有数百亿陶瓷产值的福建泉州,其陶瓷企业已经越来越反感到佛山参加陶博会。他们认为泉州也应该举办自己的陶博会,利用其带动力和辐射力,使之成为建陶产品和技术展示平台、营销平台、信息平台,带动陶瓷产业“二次创业”。
“其他地方只要有三五家陶瓷企业,政府就搞大型的陶瓷节。”戴一民说,佛山 陶瓷制造环节迁走后,包装、物流也跟着走,贸易向全国分散的趋势很明显,买家并不需要非到佛山陶博会来。
再次转型或成唯一出路
佛山陶瓷是否需要重回制造?这或许是一个政府和业界都想弄清楚的问题。
戴一民认为,佛山需要对陶瓷有一次重新准确认识,要重视制造。“总部经济只能看作是产业提升的一部分,但如果没有生产线来支撑,没有真正的制造业基地来支撑是不行的。生产环节迁走了,最终研发环节也会跟着走。”
东鹏陶瓷董事长何新明认为,佛山应该保留部分陶瓷的生产环节。“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,我们应该保留一点制造的环节在这里,不然别人来参观,连一个做陶瓷的地方都没有。”
但广东社科院教授丁力认为, 随着营商成本的提高,佛山陶瓷再要回到过去的大规模生产已经不可能,这或许成为佛山一个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。“根据此次‘营改增’后我们的观察,现在的税收基本都在生产环节,不在消费环节,实际上陶瓷制造环节外迁对佛山的损失很大。”
一个事实是,相比全国其他产区,佛山现存不少陶瓷生产线在技术、规模上存在明显差距,转型升级是绕不过去的坎,然而,企业是否有这个意愿?
“现在大家都知道政府不提产业转移了,但现有的实体怎么转型?大家都还不敢想。”一家在佛山还有生产线的陶瓷企业人士坦承。
他分析,目前大部分陶瓷企业的对外投资布局都已经完成,近两年甚至在讨论产能过剩,佛山产区提升意味着上更大、更新的生产线,与当前形势相矛盾。
“从投资上考虑,投入一条抛光砖生产线要9000万元左右,万一政策有变怎么办?”该人士认为,目前佛山对陶瓷生产环节的态度还不明朗。
何新明认为,城区里的传统陶瓷生产可以继续迁出,因为厂房在市中心,改造不了,也做不大。
事实上,佛山有成熟的商业环境、产业链和行政服务,很多企业很愿意回来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就是顺成陶瓷在湖南临湘的投资企业兆邦陶瓷,2010年底向佛山回迁了全部的仿古砖生产线。
但企业更愿意有一个统一规划的工业园区。“佛山陶瓷其民混杂在一起。应该提早几年就在三水、高明等地区集中规划。”陶瓷行业资深人士长尹虹说。
“哪怕是800亩、1000亩,可以容纳三五十家高技术企业,每家只需要几十亩地。”何新明说可以在南庄吉利打造一个现代陶瓷工业基地。
戴一民透露,业界曾经多次呼吁在高明建设陶瓷工业园区,佛山对此作出了回应。但最终执行却从市级、区级直跌至镇里,导致计划流产。
资料显示,佛山曾计划在高明建设陶瓷精品工业示范园,并规划出8000亩面积,可引进企业20多家。
高明区更合镇经促局负责人告诉记者,陶瓷工业园设立后,更合想留住几家大的有代表性的企业,但大型陶企并不愿意进驻高明,原因是企业担心土地和交通问题。
“最终园区只引进了四五家中小型企业,在做环评时专家认为,现有的几家企业设备和产品不是最先进的,代表不了的先进性,不宜用佛山陶瓷示范园的称号,于是在2010年改名为佛山新材料产业示范园。”该负责人透露。